常用的含油廢水治理方法和處理技術
時間:2024-08-19 09:08:57 點擊:115次
含油廢水的治理是一個重要的環保問題,涉及到多種處理方法和技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含油廢水治理方法和處理技術:
1. 沉降分離法
沉降分離法是利用油水兩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進行分離的。這種方法通常在隔油池中進行,通過設計合理的隔油池結構,使廢水中的浮油或重油得以分離。隔油池的處理效率一般為60%至80%,出水中含油量可降至100至200mg/L。
2. 氣浮法
氣浮法是通過向廢水中通入空氣或其他氣體,產生大量微細氣泡,使廢水中的油滴附著在氣泡上并隨氣泡上浮至水面,從而實現油水分離。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
3. 破乳法
破乳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破乳劑,破壞油滴的乳化狀態,使其聚集成較大的油滴并上浮至水面。常用的破乳劑有鹽類、酸類和表面活性劑等。這種方法在處理高濃度乳化油廢水時效果明顯。
4. 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將廢水中的油類物質與水分離開來。常用的膜分離技術有微濾、超濾和反滲透等。這種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等優點,但設備投資較大,運行成本較高。
5. 物理分離法
物理分離法包括過濾、離心分離等技術,通過物理作用將廢水中的油類物質與水分離開來。這些方法在處理低濃度含油廢水時效果較好,但處理效率相對較低。
6.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的吸附性能,將廢水中的油類物質吸附在吸附劑表面并去除。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吸油土、纖維等。這種方法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等優點,但吸附劑需要定期更換或再生。
7. 鹽析酸化破乳法
鹽析酸化破乳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無機電解質,如氯化鎂、鹽酸、硫酸等,破壞油滴的排斥力,使油滴自然聚集并上浮至水面。這種方法在處理乳化油廢水時具有一定效果。
8. 電解絮凝法
電解絮凝法是通過電極板產生鐵和鋁金屬離子,對廢水進行絮凝處理,使油滴聚集成較大的顆粒并沉淀下來。這種方法在處理高濃度含油廢水時具有一定效果。
9. 生化法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油類物質降解為無害物質。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低濃度含油廢水,并可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利用。但生化處理過程較長,且需要嚴格控制處理條件。
在選擇含油廢水治理方法時,需要綜合考慮廢水中油類物質的特性、濃度以及處理效果等因素。同時,還需要注意處理方法的經濟性、可行性和環保性等方面的要求。